出版时间:2011-12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作者:梁茂春页数:166书名:音乐史话
这本《音乐史话》主要讲述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间100余年的中国近代音乐发展的简史。 中国音乐历史的长河,在鸦片战争以后进入了一个极其艰难、曲折和缓慢的时期。从1840年到19世纪末的60年间,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制度的腐朽,都形成了对中国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的严重摧残。直N20世纪初,由于民族的觉醒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中国音乐才被注入了新的源流,才产生了新的变化,也才逐渐掀起了壮阔的波澜。
梁茂春,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
引 言一 百年间中国民间音乐的发展 1.反映鸦片输入中国的民歌 2.其他民歌和早期工人民歌 3.新民歌 4.鸦片战争后说唱、歌舞音乐的新发展 5.京剧的鼎盛和地方小戏的繁荣 6.近代民族器乐的缓慢发展 7.瞎子阿炳和吕文成二 学堂乐歌和20世纪初叶的中国音乐 1.学堂乐歌产生的背景 2.音乐改革思潮 3.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 4.学堂乐歌的词和曲 5.《苏武牧羊》的产生和流传 6.学堂乐歌的历史意义 7.西方军乐进人中国三 五四运动影响下的20年代音乐 1.中国专业音乐的先驱——萧友梅 2.开一代乐风的作曲家——赵元任 3.民族乐器的一代宗师——刘天华 4.儿童音乐大师——黎锦晖 5.中国现代音乐学的开拓者——王光祈 6.音乐美学研究的先驱——青主 7.通俗音乐读物作家——丰子恺 8.普及音乐教育家——柯政和 9.早期音乐教育机构及北大音乐传习所 10.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四 救亡运动和抗日战争时期的音乐 1.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2.作曲家的优秀导师——黄自 3.牺牲在战场上的作曲家——任光 4.时代的号手——聂耳 5.张寒晖和《松花江上》 6.阎述诗和《五月的鲜花》 7.音乐运动的猛将——张曙 8.麦新和《大刀进行曲》 9.范天祥、杨荫浏和《普天颂赞》
王洛宾1913年生于北京,1931年人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选修声乐和钢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离开北京到山西,参加了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到火线上去向人民群众宣传抗战。这时他创作了《风陵渡的歌声》、《老乡,上战场》等抗战歌曲,由“西战团”在各地巡回演唱。 1938年他到兰州参加了“西北抗战剧团”,随西北抗战剧团在甘肃各地宣传时,开始接触到西北各少数民族的音乐,并深深地被迷恋了。在兰州,他从一位维吾尔族司机的口里记下了吐鲁番民歌《达坂城》;在酒泉,他从维吾尔族小商贩那里学会了《掀起你的盖头来》和《青春舞曲》;在民乐县,他到哈萨克族人民中间记录了《流浪之歌》、《我等你到天明》。1939底王洛宾到西宁组织“青海抗战剧团”,在青海他又接触到了蒙古族、藏族等更多的少数民族歌曲。由于语言的隔阂,所请的翻译也不能逐字译出原民歌的歌词,王洛宾只能“半译半编”,开始根据意译的歌词编配汉语歌词,他决心将这些优美、独特的民歌介绍给内地的汉族兄弟,力求使译配的汉语歌词不但在节奏、情绪上与原民歌曲调相配合,还要符合汉语的韵律和语气,唱起来朗朗上口,表现出汉语的声韵美。王洛宾发挥了一座桥梁的作用:经过他这座桥梁,西北各民族的优秀民歌,得以通向全国各地。王洛宾的这个历史功绩是不应被埋没的。 ……
音乐史话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