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10出版社:民族出版社作者:李秀梅书名:清朝统一准噶尔史实研究
清朝统一准噶尔的过程,并非像人们所想的那些:清朝皇帝有一个既定方针,三代皇帝身体力行实现了统一。从结论上看是无误的,但实际情况并非那么简单。清朝在统一准噶尔的过程中,和准噶尔的关系经历了曲折的文化,清朝康雍朝三代皇帝的想法也多次变化,统一过程是由许多历史的必然和偶然的因素促成的。清朝的强大必然要统一周边部落,但许多偶然事件或促进或延迟了这个进程,使清朝统一周边的过程历时了一个世纪(1662-1762年),这其中,武力对抗的时间只有17年。 本书通过探讨清朝统一准噶尔过程中的这些变化,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清王朝高层决策变化的各种因素,并分析此间各种势力的消长情况,以历史本来面目,重现清朝三代皇帝在统一准噶尔过程中的战略决策过程。
李秀梅,1964年生,新疆米泉人,副教授,史学博士。1985年获新疆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1997年获中共中央党校涉外经济本科学历,2003年获中共中央党校的建设专业研究生学历,2006年获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自大学毕业一直在新疆党校系统任教,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和编辑工作。编著有《中国共产党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等书,先后在《文史哲》、《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北方文物》、《兰州学刊》、《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新疆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新疆艺术》、《新疆社科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50余万字,译文2篇2万字。研究方向为新疆中亚历史、中国北方民族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宗教政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现为中国岩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员。
准噶尔史研究传统领域的新开拓(序)摘要英文摘要绪论引子第一章康熙帝对噶尔丹的“和”第一节1688年前清朝高层对准噶尔的关注第二节清朝高层对准喀之战的处理意见第二章康熙帝对噶尔丹的“战”第一节清朝高层“务期剿灭”的决策第二节冲突白热水第三章康熙帝与策妄阿喇布坦的“争”第一节统一活动的停滞与二十年和平第二节转折——策妄阿喇布坦犯边第三节“驱准保藏”第四章雍正帝的急功“战事”第一节对青海罗卜藏丹津的速决战第二节雍正帝用兵噶尔丹策零第三节艰辛的议和之路第五章乾隆帝的怀柔政策及其失败第一节怀柔下的十八年和平局面第二节乾隆帝对达瓦齐的用兵第六章乾隆帝“武功”录 第一节 清朝分封阿睦尔撒纳 第二节 乾隆帝“擒治”阿睦尔撒纳 第三节 乾隆帝出兵追剿阿睦尔撒纳结语附录1参考资料附录2清朝统一准噶尔大事记附录3作者已发表的学术论文附录4三份专家匿名评审意见附录5博士学位论文毕业答辩结论原件附录6出版终审意见原件附录7清代准噶尔世系简表后记
第一章康熙帝对噶尔丹的“和” 第一节1688年前清朝高层对准噶尔的关注 一、高层的初步接触 清太祖努尔哈赤时对中原以外的边地采取的政策是恩威并行,对于顺从者施以恩惠,对于反抗者则兵戎相见,等到对方无力还击时,就立即使其降服。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继续执行以兵震懾之,以德怀柔之的政策。崇德七年(1642年),皇太极在总结自己的辉煌业绩时说:“联蒙皇天眷顾,昔时金国所属,尽为我有,沿海一带,自东北以迄西北至使犬、使鹿、产黑狐黑貂等国,及厄鲁特国,在在臣服,元裔朝鲜,悉入版图。崇德八年(1643年),清军入关前就修书厄鱼特,询问顾实汗青海事宜,提出与顾实汗”自此以后,修好勿绝”。顺治元件(一千六百四十四 年),清军入主北京,清朝政府成为中央政权。以顾实汗为首的厄鲁特各部首领向清朝奉表,声称对于大皇帝的诏令,“臣等无不奉命”。清朝方面自然也就把自己与周边各部的关系看成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顺治三年(1646年),准噶尔首领巴尔珲台吉及其弟墨尔根岱青等人“附名以达”。
清史,历史,民族史,蒙古,manju,中国古代史,多元一体,政治学
清朝统一准噶尔史实研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