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2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作者:张全海页数:101书名:世系谱牒与族群认同
谱牒研究目前还是一个冷门科目,而族群认同则是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世系谱牒与族群认同》作者从张全海博士自己参与修谱活动的经历出发,经过多年的学术思考,将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加以审视,为谱牒学研究打开了新的视阈。作者以民族(满洲)、宗族(义门陈氏)和移民(古代中国向朝鲜半岛的移民)三个族群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世系谱牒在族群认同过程中的角色问题。
张全海,男,1973年生于安徽省怀宁县,本科毕业于安徽大学历史系,后在中学当过老师,硕士毕业后在企业工作,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喜欢探秘猎奇,爱好传统文化,在中国武术史、武科考试研究方面已有一定的成果。自1997年始执笔续修本族宗谱之后,一直关注谱牒之学。
1绪论:集十年之功汇成一帙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2 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现状评述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1.4 创新、不足与展望2世系谱牒与民族认同的建构——以满洲(族)为例2.1 背景:华夷之辨与大一统2.1.1 阎崇年的案例2.1.2 雍正与《大义觉迷录》2.2 过程:祖源传说与谱系的构建2.2.1 族源传说的编织2.2.2 满洲谱系的构建2.3 变迁:从满洲到满族2.3.1 满洲认同的危机2.3.2 谱牒在民族认同重建过程中的角色3族谱:维系宗族认同的根脉——义门陈氏的千年实践3.1 累世同居共财的义门宗族3.1.1 宋代义门宗族简况3.1.2 宋代学者们的探索3.2 江州义门陈氏的同居共爨与“奉文改谱”3.2.1 义门陈氏及其族谱3.2.2 “奉文改谱”的困惑3.3 “奉诏分庄”与族裔认同历程3.3.1 “奉诏分庄”的经过3.3.2 义门族裔的认同历程4移民,寻根,修谱——朝鲜半岛的“游子情”4.1 朝鲜半岛历史上的中国移民4.2 移民及其后裔的怀祖、寻根与修谱4.2.1 移民们追怀祖先谱系4.2?2 移民后裔的寻根与修谱4.3 韩籍华裔的寻根之旅4.3.1 韩籍华裔的现代寻根之旅4.3.2 谱牒之于移民心理认同价值的浮现5余论:谱牒还有什么意义参考文献后记
版权页:插图:有的人对国民身份看得重,有的人却看得轻;同一个人心目中,国民身份占多大分量,也会随时间而有所改变。20世纪后期的历史充分证明,国家和民族国家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是可立可废的。与许多欧洲民族相比,美利坚民族更是一个脆弱的和历史不长的结构。”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跨国公司的普遍出现,一些美国国民对于国民身份的认同已经被严重忽略,对此亨廷顿分析道:“所有的社会的存在都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威胁,并最终屈从于它们。但是也有一些社会尽管受到这样的威胁,却能够遏制和扭转衰落的过程,重新焕发出活力和特性,从而推迟其衰亡。”他进一步借用贝内迪克特·安德森所说:“国家是一种想象出来的群体,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存在于记忆之中的群体,一种具有想象得到的历史的群体,由它的历史的记忆予以界定。没有哪一个国家是没有自己国家的历史的,这历史珍藏在国民的共同记忆之中,人们记得本国历史上的盛衰荣辱,它经历过的战争和敌人,它有过的英雄和坏人。”够由此亨廷顿认为:“美国人应当重新发扬盎格鲁一新教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因为正是它们三个半世纪以来为这里的各人种、民族和宗教信仰的人所接受,成为他们自由、团结、实力、繁荣以及作为世界上向善力量道义领导者的地位的源泉。”
《世系谱牒与族群认同》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共同出版的。
世系谱牒与族群认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