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9出版社:马曜 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9-09出版)作者:马曜 编页数:423书名:云南简史
《云南简史(新增订本)》讲述远古和先秦时期的云南,云南的原始社会及其解体,远古和先秦时期云南和内地的联系,庄蹁王滇,秦汉时期的云南,秦开“五尺道”和在云南“置吏”,汉武帝设益州郡和东汉设等。
绪论云南各民族的源和流第一章远古和先秦时期的云南第一节云南的原始社会及其解体第二节远古和先秦时期云南和内地的联系第三节庄蹁王滇第二章秦汉时期的云南第一节秦开“五尺道”和在云南“置吏”第二节汉武帝设益州郡和东汉设永昌郡第三节两汉时期云南各族人民大起义第四节秦汉时期的云南经济第五节秦汉时期的云南文化第三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云南第一节蜀吴斗争与诸葛亮安定南中第二节南中大姓和“夷帅”反对晋王朝民族压迫的斗争第三节南北朝时期的宁州和爨氏的统治第四节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第四章隋唐时期的云南第一节隋文帝对云南的经营第二节南诏的崛起第三节天宝战争与阁罗凤统一云南地区第四节异牟寻归唐第五节南诏的奴隶制经济——佃人制第六节唐代的云南文化第五章宋元时期的云南第一节宋代大理国封建政权第二节忽必烈平大理和赛典赤治理云南行省的政绩第三节红巾军和云南各族人民起义第四节封建农奴制的经济第五节元代云南的屯田第六节宋元时期云南的文化第六章明清时期的云南第一节明代云南行政机构的建立和“改土设流”第二节“百夷”思氏集团的兴起与王骥“三征麓川”第三节大西军和永历王朝第四节吴三桂在云南的统治第五节清代鄂尔泰的“改土归流”第六节清代前期云南各族人民大起义第七节明代云南的军民屯田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第八节明清时期云南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第九节明末清初云南矿冶业中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市民运动的兴起第十节明清时期的云南文化第七章古代云南地区与东南亚的关系第一节远古时期云南地区与东南亚关系的探讨第二节秦汉时期云南地区与东南亚的关系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时期云南地区与东南亚的关系第四节唐宋时期云南地区与东南亚的关系第五节元明清时期云南地区与东南亚的关系第八章1840~1919年的云南第一节帝国主义对云南的侵略和各族人民的反帝斗争第二节19世纪中叶云南各族人民大起义第三节辛亥革命及其前后云南各地的起义第四节护国运动第五节军阀割据和混战中的滇系军阀第六节护法运动中的驻粤滇军第七节1840~1919年的云南经济第八节1840~1919年的云南文化第九章1919~1949年的云南第一节五四运动在云南第二节中国共产党云南地方组织的建立第三节“二六政变”前前后后第四节红军长征对云南人民的革命影响第五节中国共产党云南地方组织的恢复和发展第六节云南人民对抗日战争的贡献第七节蒋介石武力改组云南地方政府第八节“一二·一”运动第九节李闻惨案第十节“七一五”运动第十一节云南人民的武装斗争第十二节“九九整肃”与卢汉起义第十三节解放云南之战第十四节1919~1949年的云南经济第十五节1919~1949年的云南文化第十章1949~1956年的云南——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前资本主义诸形态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跨越第一节各级人民政权建立和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二节云南解放初期的民族工作第三节云南多种形式的土地改革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跨越第四节云南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五节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第十一章1957~1978年的云南——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和曲折发展第一节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第二节“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第三节调整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第四节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城市“五反运动”第五节“文化大革命”运动引发社会动乱第六节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和云南帮派体系第七节国民经济在动乱中曲折发展第十二章1979~2005年的云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面推进第一节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揭开云南历史新篇章第二节拨乱反正,全面落实政策第三节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启动第四节在改革中逐步认识省情第五节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第六节群体支柱产业建设第七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第八节云南民族文化发展与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第九节构建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第十节扩大对外开放第十一节发展振兴云南教育第十二节稳步推进科技工作第十三节巩固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第十四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后记增订本后记新增订本后记
与会同志听取了全会精神传达后,无不感到欢欣鼓舞,精神振奋。紧紧围绕全会精神,大家热烈讨论,畅所欲言,说出多年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前一段省委的工作也提出了一些批评意见,对云南省如何进行工作重点的转移,以及如何加快发展云南农业的问题提出了许多积极建议。省委第一书记安平生同志代表省委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6点意见:一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方针路线进行大规模的学习和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真正理解今后工作重点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懂得实现新时期总任务的伟大意义,把党的战略决策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二是解放思想,打破思想僵化和半僵化状况,继续广泛深入地进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和教育,用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来武装全体干部和群众;三是要善始善终地结束揭批林彪、“四人帮”的运动,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同志;四是要搞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提出区分好坏干部的一些中肯意见;五是要尽快把农业搞上去,指出这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要坚决执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两个发展农业的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发展农业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条例(试行草案)》;六是加强党的领导,使各级党委的工作适应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县委书记会议结束后,迅速在全省干部和群众中掀起了传达学习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在农村还着重传达和学习全会通过的两个发展农业的文件。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全省传达后,在基层受到普遍的支持和拥护,广大云南人民深感振奋和鼓舞。
1976年,《云南各族古代史略》完稿后(此书于1977年6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各方面的不少同志向该书编写组提议,利用该书所引资料再撰写一部比较简明通俗的云南历史,从远古以迄近代,以供更广泛的读者阅读。编写组的同志采纳了这个意见,决定编这部《云南简史》;章节拟定,就分工进行。不久,编写组撤销,全书尚缺小部分未完成,而参加的同志又回原单位别有任务,对本书一时无暇顾及。时过境迁,事遂搁置。承云南人民出版社的领导同志和编辑同志对这本书很关心,一再催促,并将这本书列为《云南丛书》之一。于是又约请有关同志撰写未完章节,全书始告完成。参加本书撰写的同志是(以所写章节先后为序):马曜:绪论汪宁生:第一章、第二章王宏道:第三章黄惠焜:第四章王叔武:第五章第一、二、三、五节解炳昆:第五章第四节易学钟:第六章第一、五、六、七、八、九、十节符晓:第六章第二、三、四节易问耕:第七章第一、三、四、五、六节夏光辅:第七章第二节这部书因出自众手,因此详略互见,笔调不一的情况,在所难免,虽最后由云南民族学院历史系王宏道、黄惠焜两同志作了一定的修改和补充,但缺点仍有存在,希望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云南简史(新增订本)》是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云南,历史,想读
云南简史下载